能源部关于印发《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9:45:37   浏览:845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能源部关于印发《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能源部


能源部关于印发《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1992年11月23日,能源部

为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有利于将安全、文明生产的具体要求贯彻于企业日常工作之中,解决达标工作中需要明确的一些问题,需要对《火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能源电[1991]1127号)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现将该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附:“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
一、主要指标
1、可靠性、非计划停运次数、供电煤耗考核指标(见表1)
表1考核指标
----------------------------------------------
| 指标名称 |单位| 标准 |
|--------------------------|----|--------|
|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完成率 |% |≥103|
|--------------------------|----|--------|
|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完成率 |% |≤60 |
|--------------------------|----|--------|
|供电煤耗定额完成率 |% |<100|
----------------------------------------------
2、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完成率
等效可用系数实际值
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完成率=------------------×100%
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值
∑(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系数实际完成值)
等效可用系数实际值=----------------------------------------
∑单机容量
∑(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nP)
等效可用系数定额值=------------------------------------------------
∑单机容量
式中nP为机组各调整系数P的连乘。
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列于表2。
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定额调整系数P列于表3。
跨年度大修的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EAF)按下式进行
修正:
EAF1--EAF2
EAF=EAF1 --------------------×当年大修实际天数
大修天数
EAF1----该机组无大修的考核基础值
EAF2----该机组有大修的考核基础值。
大修天数指跨年度的全部大修天数。大修天数大于部颁检修规
程规定天数的,按实际天数计算;小于部颁检修规程规定天数的,按
部颁检修规程天数计算。
3、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完成率
非计划停运次数实际值
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完成率=--------------------×100%
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值
∑(单机容量×该机非计划停运次数实际值)
非计划停运次数实际值=----------------------------------------
∑单机容量
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值
∑(单机容量×该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考核基础值×nJ)
=----------------------------------------------------
∑单机容量
式中:nJ为机组各调整系数J的连乘。
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考核基础值列于表2。
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调整系数J列于表3。
表2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和非计划停运次数考核基础值表
--------------------------------------------------------------------
机组容量 |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非计划停运次数
|----------------------------|
(MW) | 无大修 | 有大修 |考核基础值(次)
--------------------|------------|--------------|----------------
600 |71.67 |60.72 |11.724
--------------------|------------|--------------|----------------
500 |75.36 |64.40 |10.362
--------------------|------------|--------------|----------------
350(320)|81.69 |72.97 | 7.878
--------------------|------------|--------------|----------------
300 |82.42 |73.28 | 7.602
--------------------|------------|--------------|----------------
250 |83.68 |75.18 | 6.912
--------------------|------------|--------------|----------------
200(210)|83.00 |75.18 | 6.912
--------------------|------------|--------------|----------------
110 | | |
125( )|87.89 |80.49 | 5.187
120 | | |
--------------------|------------|--------------|----------------
70 | | |
100( ) |88.42 |82.12 | 4.842
65 | | |
--------------------|------------|--------------|----------------
40 | | |
50( ) |90.89 |86.51 | 4.152
35 | | |
--------------------|------------|--------------|----------------
21及以上~25|91.34 |87.77 | 3.807
--------------------|------------|--------------|----------------
11~20 |91.40 |88.05 | 3.628
--------------------|------------|--------------|----------------
10及以下 |91.55 |88.54 | 3.6000
--------------------------------------------------------------------
表3:等效可用系数和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调整系数表
----------------------------------------------------------------------------
|等效可用系数 |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
调整因素 | |
|定额调整系数(P)|定额调整系数(J)
------------------------------------|------------------|------------------
1.烧煤机组 | 1.0 | 1.0
------------------------------------|------------------|------------------
2.烧油机组 | 1.02 | 0.9
------------------------------------|------------------|------------------
3.背压供热机组 | 1.01 | 0.9
------------------------------------|------------------|------------------
4.累计运行15--20万小时机组 | 0.99 | 1.1
------------------------------------|------------------|------------------
5.累计运行超过20万小时机组 | 0.98 | 1.2
------------------------------------|------------------|------------------
6.中压母管制机组 | 1.02 | 0.8
------------------------------------|------------------|------------------
7.高压母管制机组 | 1.01 | 0.85
------------------------------------|------------------|------------------
8.高灰份燃煤机组(A为原煤 | |
灰分) | |
40%>A≥35% | 0.99 | 1.1
A≥40% | 0.98 | 1.15
------------------------------------|------------------|------------------
9.调峰调频频繁调峰系数 | |
Lf<92% | 0.99 | 1.1
或机组启停调峰次数>18次 | |
------------------------------------|------------------|------------------
10.新投产200MW及以上机 | |
组第一次大修后第一考 | 0.95 | 1.1
核年度 | |
----------------------------------------------------------------------------
说明:
1.累计运行小时=7200×(考核年--投产年)+600×(12--投产月)
利用小时 可用小时
2.调峰系数Lf=--------×------------×100%
运行小时 等效可用小时

3.机组启停调峰次数,按机组停机和启动全过程为调峰启停一次。
等效可用系数和非计划停运次数按原水利电力部(86)水电电生字第31号文颁发的《发电设备可靠性指标考核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新投产机组经第一次大修投运后列入考核期。
经调度同意的低谷消缺不做为非计划停运次数考核。
4、供电煤耗定额完成率
供电煤耗定额完成率按凝汽式电厂、供热式电厂和高、中压混合式热电厂以及凝汽、供热混合式电厂分别考核。
高压背压式机组如用于供热则按同容量供热机组指标计算;如用于供低压汽轮发电机则连同所供低压汽轮机一并按同容量高压凝汽机组指标计算。
新机投产第一年度不参加考核。
供电煤耗实际值
供煤耗定额完成率=--------------×100%
供电煤耗定额值
4.1凝汽式电厂供电煤耗定额值
凝汽式电厂供电煤耗定额值
∑(单机容量×γ×该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nS1)
=----------------------------------------------------------------------------×nS2
∑(单机容量×γ×该机组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
式中:γ为机组电量调整系数(燃煤机组、燃油机组混合电厂或
高温高压及中间再热机组与中压机组混合电厂的γ值列于表4;其它
电厂γ=1)。
nS1为机组各调整系数S1的连乘。
nS2为电厂各调整系数S2的连乘。
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列于表5,S1、S2列于表6。
表4机组电量调整系数表
----------------------------------------------------------------------------------
|烧煤机组 | 烧 油 机 组
------------------------|----------|--------------------------------------------
| | 利用小时
高温高压及中间再热式机组|γ=1 |γ=(------------)÷0.89,γ>1时取1
| | 等效可用小时
------------------------|----------|--------------------------------------------
中温中压机组 |γ=0.9|γ=0.8
----------------------------------------------------------------------------------
表5凝汽机组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表
----------------------------------------------------------------------
参数| 容量(MW) | 生产国别 |供电煤耗基础值(克/千瓦时)
------|----------------|------------|------------------------------
亚临界|600 |进口 | 325
------|----------------|------------|------------------------------
亚临界|600(500)|国产 | 344
------|----------------|------------|------------------------------
亚临界|350 |进口 | 325
------|----------------|------------|------------------------------
亚临界|320 |进口 | 339
------|----------------|------------|------------------------------
亚临界|300 |上海四排汽 | 355
------|----------------|------------|------------------------------
亚临界|300 |其它国产 | 340
------|----------------|------------|------------------------------
亚临界|250 |进口 | 341
------|----------------|------------|------------------------------
超高压|200(210)|进口 | 366
------|----------------|------------|------------------------------
超高压|200 |国产 | 378
------|----------------|------------|------------------------------
超高压|125 |进口 | 366
------|----------------|------------|------------------------------
超高压|125(110)|国产 | 371
------|----------------|------------|------------------------------
高 压|100(110)|进口 | 395
------|----------------|------------|------------------------------
高 压|100 |国产 | 398
------|----------------|------------|------------------------------
高压 |75(65) |国产 | 426
------|----------------|------------|------------------------------
高压 |50 |国产 | 426
------|----------------|------------|------------------------------
高压 |25 |国产 | 436
------|----------------|------------|------------------------------
次高压|40 |国产 | 478
------|----------------|------------|------------------------------
中压 |21~ 50 |国产 | 508
------|----------------|------------|------------------------------
中压 |11~20 |国产 | 516
------|----------------|------------|------------------------------
中压 |10及以下 |国产 | 586
----------------------------------------------------------------------

注:波兰、东德和捷克等进口机组与国产机组水平相当,取同一标准。
表6 机组和电厂供电煤耗调整系数表
------------------------------------------------------------------------------------------------------------
调整因素 | 调整系数 | 备 注
--------------------------------|------------------------------------|------------------------------------
一、机组 | S1 |
--------------------------------|------------------------------------|------------------------------------
1.烧油机组 | 0..96 |
--------------------------------|------------------------------------|------------------------------------
2.炉排锅炉 | 1.04 |
--------------------------------|------------------------------------|------------------------------------
| |Vr为可燃质挥发份。
| |当Vr>19%时不调整。
| 35.48 |15%<Vr≤19% F=0.011
3.低挥发份燃煤 |1+(------------1.5)×F |12%<Vr≤15% F=0.018
| 100Vr |8%≤Vr≤12% F=0.022
| | Vr<8% F=0.025
--------------------------------|------------------------------------|------------------------------------
| 0.17Az |A为原煤灰分(%)
|当------------------------≤0.02|A2为折算灰份
4.高灰份低热值燃煤 | (100Vr)1.2--2 | 4181.6×100A
其低位发热量 |时,取1; |A2=--------------------------
<16726.4千焦/千克或|>0.02时按下式计算: | 原煤低位发热量(千焦/千克)
原煤灰份A≥35% | 0.17Az |当Vr≤19%时,按19%
|1+------------------------0.02|计算
| (100Vr)1.2--2 |
--------------------------------|------------------------------------|------------------------------------
5.高温高压机组原设计参 |S1p=1+(8.725--设计 |
数低于8.725MPa表压 |汽压)×0.0112 |凡实际参数达不到设
(90ata)535℃ |S1t=1+(535℃--设计 |计值时,不得调整
|汽温)×0.00034 |
--------------------------------|------------------------------------|------------------------------------
6.中温中压机组原设计参 |S1p=1+(3.331--设计 |
数低于3.331MPa表压 |汽压)×0.0408 |凡实际参数达不到设
(35ata)435℃ |S1t=1+(435℃--设计 |计值时,不得调整
|汽温)×0.00036 |
------------------------------------------------------------------------------------------------------------
续表
------------------------------------------------------------------------------------------------------------
调整因素 | 调整系数 | 备 注
------------------------------|------------------------------------|--------------------------------------
7.调峰、调频频繁,调峰 | K×(0.92--Lf) |Lf见表3说明
系数Lf<92%的机组 |1+---------------------- |0.92≥Lf >0.8,K=0.13
| Lf |0.80≥Lf >0.75,K=0.15
| |0.75≥Lf ,K=0.17
------------------------------|------------------------------------|--------------------------------------
8.机组调峰启停频繁 |1+0.0003×(机组全年 |机组调峰启动和停机
|调峰启停总次数--18) |全过程为调峰启停一次
------------------------------|------------------------------------|--------------------------------------
9.循环方式调整系数 |空气冷却机组1.03 |
|闭式循环1.008 |
------------------------------|------------------------------------|--------------------------------------
| |如跨到第三年度,按下
| |式计算:
10.新投产200MW及以 | 1.03 |1.03M 12--M
上机组第二年度 | |----------+--------
| | 12 12
| |M为投产月份
------------------------------|------------------------------------|--------------------------------------
二、电厂 | S2 |
------------------------------|------------------------------------|--------------------------------------
1.燃料化冻 | 1.003 |只适用于有化冻装置
| |并投入运行的电厂
------------------------------|------------------------------------|--------------------------------------
2.循环水泵提水高度超 | H--10 |H:循环水泵进水口中心
过10米,其超过部分多 |1+--------×循环水泵 |线到凝结器入口水管中
耗的厂用电率 | H |心线的垂直距离。
|耗用的厂用电率 |循环水泵耗用的厂用电
| |率=
| |循环水耗用电量
| |--------------×100%。
| | 全厂发电量
| |有余能利用装置,不予调
| |整。
------------------------------------------------------------------------------------------------------------
说明:(1)全年燃用低挥发份燃煤或高灰份、低热值燃煤不到50%的电厂。
不进行调整,超过50%的电厂,按燃煤(折合标煤)比例进行调整。
按下式计算:
∑BiSli
Sl=------------
∑Bi
式中:Bi为i种燃煤的标煤量
Sli为i种燃煤的调整系数
(2)机组启停调峰次数要由各网、省局调度部门审定。
4.2供热电厂供电煤耗定额值
供热电厂供电煤耗定额值=(Q0--CpiS1--Rpi)S2
式中:Q0为不供热时的全厂供热机组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由下式
计算,
∑(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q0×S1)
Q0=------------------------------------------------------
∑(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
q0为供热机组不供热时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列于表7。

S1为供热机组调整系数平均值。
Cpi为按不同抽汽压力供热时的供电煤耗调整系数,列于表8。
Rpi为供热时的热电比,由下式计算,
全部供热机组年供热量(10亿焦耳)
Rpi=----------------------------------
全部供热机组年发电量(万千瓦时)
S1S2分别为机组和发电厂调整系数,与凝汽式电厂相同。
表7供热机组不供热时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表
----------------------------------------------------------------------------------
参 数 | 容 量 |供热机组不供热时供电煤耗基础值q0(克/千瓦时)
| (MW) |
----------------|------------|--------------------------------------------------
亚临界再热 |300 | | | 同凝汽机组
----------------|------------|------------|--------------|--------------------
超高压再热 |200 | | | 同凝汽机组
----------------|------------|------------|--------------|--------------------
高 压 |100 | | | 同凝汽机组
----------------|------------|------------|--------------|--------------------
超高压565℃ |50 | | | 407
----------------|------------|------------|--------------|--------------------
高压535℃ |50 | | | 446
----------------|------------|------------|--------------|--------------------
高压535℃ |25(12)| | | 464
----------------|------------|------------|--------------|--------------------
高压500℃ |25(12)| | | 470
----------------|------------|------------|--------------|--------------------
中压435℃ |12 | | | 551
----------------|------------|------------|--------------|--------------------
次中压400℃ |25 | | | 563
----------------|------------|------------|--------------|--------------------
次中压400℃ |12 | | | 571
----------------|------------|------------|--------------|--------------------
中压435℃ |6 | | | 611
----------------------------------------------------------------------------------
注:次中压指2.746MPa(28kgf/c平方米)
表8不同抽汽压力供热时的供电煤耗调整系数
----------------------------------------------------------------------
— | Cpi(万克/10亿焦耳)
抽汽室年平均压力pi |------------------------------------
MPa(表压) |亚临界、超高压、高压|中压、次中压
--------------------------------|--------------------|--------------
3.919(41ata) | 0.653 |
--------------------------------|--------------------|--------------
2.841(30ata) | 0.847 | --
--------------------------------|--------------------|--------------
1.860(20ata) | 1.092 | --
--------------------------------|--------------------|--------------
1.370(15ata) | 1.267 | --
--------------------------------|--------------------|--------------
1.174(13ata) | 1.354 | 0.971
--------------------------------|--------------------|--------------
0.879(10ata) | 1.514 | 1.110
--------------------------------|--------------------|--------------
0.683(8ata) | 1.608 | 1.228
--------------------------------|--------------------|--------------
0.487(6ata) | 1.730 | 1.381
--------------------------------|--------------------|--------------
0.193(3ata) | 2.021 | 1.748
--------------------------------|--------------------|--------------
0.144(2.5ata) | 2.097 | 1.844
--------------------------------|--------------------|--------------
0.016(1.2ata采暖)| 2.408 | 2.230
----------------------------------------------------------------------
循环水供热采暖,可按0.016MPa(1.2ata)项取值。
凡表8没有列出抽汽压力的,用下列公式计算
1、高压、超高压及亚临界机组:
— —
pi=0 ̄0.879MPa Cpi=1.506--0.97log(pi+0.1)
— —
pi=0.879 ̄3.92MPa Cpi=1.505--1.4041log(pi+0.1)
2、次中压、中压机组:

Cpi=1.1--1.218log(pi+0.1)

pi为汽机抽汽室平均压力MPa(表压)

多台供热机组则取各台机组按抽汽量与pi乘积的加权平均值
— ∑(单机抽汽量×pi)
pi(平均值)=----------------------
∑单机抽汽量
背压机组的计算:
(Q0--CpiS1Rpi)<200克/千瓦时
取200克/千瓦时
4.3高、中压混合式供热电厂供电煤耗定额值
高、中压混合式热电厂先分别计算出高压、中压机组的供电煤耗
考核基础值,然后进行综合。
4.4凝汽、供热混合式电厂供电煤耗定额值

混合式电厂的供电煤耗定额值=--×S

式中:A=∑(凝汽单机容量×r×该机等效可用系数基础值
×供电煤耗考核基础值×S1)+∑(供热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

系数考核基础值)×(Q0--CpiS1Rpi)
B=∑(凝汽单机容量×r×该机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
值)+∑(供热单机容量×该机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
计算时,可先将凝汽、供热机分开计算,然后进行综合。
二、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完成率不再作为必备的考核指标,改列在设备管理第1评分规定栏内,修改后设备管理评分办法第一评分规定栏为:
--------------------------------------------------------------------------------
序号 | 考核指标 | 评分规定 |标准分|实得分|备注
------|------------------------------|----------------|------|------|------
(三)| 设备管理 | |100| |
------|------------------------------|----------------|------|------|------
|设备管理 | |25 | |
|------------------------------|----------------|------|------|------
|A、有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 | | | |
|平,实现安全、经济、稳定、 |达不到要 | | |
|满发的规划、目标明确, |求扣5分。 | | |
|措施具体,并认真实施。 | | | |
|------------------------------|----------------|------|------|------
|B、重点技措和更改工程项 |制度不健全扣 | | |
|目管理制度健全,专款专 |5分,改造效益 | | |
|用,并取得实效。 |差酌情扣分。 | | |
|------------------------------|----------------|------|------|------
|C、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健全, |凡一项未做 | | |
|保管得当,满足生产需要。 |到扣5分。 | | |
|------------------------------|----------------|------|------|------
|D、各种原始记录、图纸、资 | | | |
|料齐全、准确;设备可靠性 |综合评价后酌 | | |
|管理的统计、上报及时准确 |情扣1--4分。 | | |
|每月有分析。 | | | |
|------------------------------|----------------|------|------|------
|E、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健全 |制度不健全扣 | | |
|并严格执行,消缺完成率主 |2分,未认真执 | | |
|设备100%,辅助设备85%。|行扣1--5分。 | | |
|------------------------------|----------------|------|------|------
|F、非计划停运次数定额完 |定额完成率比 | | |
|成率达到规定值。 |规定值每高 | | |
| |1%扣2分。 | | |
--------------------------------------------------------------------------------
三、对能源电(1991)1127号文做如下修改
1.文明生产考核第3评分规定栏内“循环泵灰浆泵每台……”改为“循环泵灰浆泵房……”。
2.设备管理第2评分规定栏、B、每台大修后7天发生临检扣7分……。修改为“每台大修机组未达到初优扣7分,未达到中优扣4分,未达到全优扣2分”。
3.设备管理第3评分栏A修改为“凡因运行人员责任造成的“异常”每次扣0.5分,“障碍”每次扣1分。
4.节能管理第3评分规定栏中考核指标栏内的“并下发到车间、班组”删去,相应评分规定栏内的“下发不及时扣一分”删去。
5.节能管理第5评分规定栏中作如下修改
(1)高加投入率每降低“1%”改为“1个百分点”;
(2)化学补水率每高于设计值“1%”改为“1个百分点”;
(3)删除“飞灰可燃物每高于设计值1%扣0.5分,锅炉漏风率超过同型先进水平2%时,每超过1%扣0.5分”。
四、为了适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除全厂容量二十五万千瓦及以上的火电厂暂仍由部组织考核以外,其他火电厂由各局自行考核、奖励,并报部审查后,由部命名。今后,部将逐步过渡到负责制定标准、监督、抽查和命名。
以上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各局申报1992年度达标火电厂的有关材料请于1993年1月底前报部。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的通知

博州政办发〔2009〕68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州人民政府各部门: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已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七月三十日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提高自治州人民政府行政决策水平,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执行和监督等活动,适用本规定。
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决策程序,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第三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应当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并严格执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第四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应当通过新闻发布会或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公众有权查阅,但依法应当保密的事项除外。

第二章 决策事项及权限

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重大行政决策(以下简称决策)包括以下事项:
㈠ 研究自治州人民政府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及自治州党委的重要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㈡ 研究自治州人民政府需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或者提请自治州党委、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重大事项;
㈢ 研究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草案、年度计划草案,自治州财政年度预算、决算草案;
㈣ 研究涉及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府投资项目,重大国有资产变更事项,制定或者调整自治州产业发展规划,制定重要的生态保护建设规划和政策措施,依权限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行政区划变更及调整;
㈤ 研究提出制定、修改和废止单行条例的议案,审议通过政府规范性文件;
㈥ 研究决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服务、文化教育、社会救助、城镇住房保障等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
㈦ 研究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
㈧ 其他需要自治州人民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
第六条 前条规定的决策事项由自治州州长主持召开自治州人民政府全体会议或者常务会议讨论决定。前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事项,需要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的,由自治州州长、副州长按照《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权限作出决定。
第七条 依法应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的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应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或者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单行条例和其他重要事项,经自治州人民政府研究讨论后,提请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或者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

第三章 决策建议

第八条 自治州州长、副州长,自治州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可以依照各自职责提出决策事项建议。
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认为需要自治州人民政府决策的事项,可以向自治州人民政府提出相关决策事项建议。
第九条 自治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以通过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或者其他方式向自治州人民政府提出决策事项建议。
第十条 自治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决策事项建议,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根据建议内容交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调查研究,确需自治州人民政府作出决策的,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提出决策建议方案、草案。
第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向自治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议,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建议,认为应当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决策的,可以向自治州人民政府提出决策事项建议。

第四章 决策准备

第十二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办理拟提请自治州人民政府决策的事项,应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决策所需的有关情况,起草决策方案、草案。
涉及多个部门的决策事项,由牵头部门事先协调、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提出决策方案、草案。
第十三条 先行试点的决策事项,由试点组织实施部门或者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进行调研论证,为决策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案、草案。
第十四条 决策方案、草案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涉及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组织专家、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
第十五条 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应当通过州内主要新闻媒体或者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决策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需要召开听证会的,应当召开听证会,形成听证会报告,作为自治州人民政府决策的依据。
第十六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在审定决策方案、草案前,根据需要可以召开座谈会或者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征求自治州专家顾问团、自治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决策的依据。

第五章 决策审定

第十七条 提交自治州人民政府全体会议或者常务会议审议的决策事项,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应当根据内容和会议审议需要报送以下资料:
㈠ 决策方案、草案及说明;
㈡ 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
㈢ 合法性审查情况,必要性、可行性论证情况及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㈣ 有关专家意见;
㈤ 有关征求意见资料。
对送审资料,应当按自治州人民政府全体会议或者常务会议规定的报送时间和要求报送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第十八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决策应当按照《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规定,由自治州州长根据决策事项的需要,主持召开自治州人民政府全体会议或者常务会议集体审议。自治州州长根据会议讨论情况,对审议的决策事项作出通过、不予通过、修改或者再次审议的决定。
作出通过决定的,由自治州州长或者州长授权的副州长签发;作出修改决定的,由承办单位依照会议要求修改后报分管副州长审定,由自治州州长或者州长授权的副州长签发,属重大原则或者实质内容修改的,应重新审议;作出再次审议决定的,应按程序重新审议。

第六章 决策的执行和监督

第十九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及有关单位(以下简称决策执行机构)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全面、及时、正确地贯彻执行自治州人民政府决策,不得拒绝、推诿、拖延。
第二十条 决策执行机构应当根据自治州人民政府决策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及时向自治州人民政府报告有关决策执行情况。
决策执行机构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决策所依据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因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决策目标全部或者部分不能实现的,应当及时向自治州人民政府提出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者修正决策的建议。
自治州人民政府根据决策执行机构提出的建议,参照本规定第五章规定的程序作出继续执行、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者修正决策内容的决定。
第二十一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自治州人民政府有关决策应当停止执行或者修改的,可以向决策执行机构提出建议。决策执行机构应当认真研究,认为自治州人民政府有关决策确需停止执行或者修改的,报自治州人民政府审查。
第二十二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作出停止执行、暂缓执行或者修正决策决定的,决策执行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少损失。
第二十三条 建立决策监督机制。自治州人民政府督查室负责决策执行的督查、考核等工作,根据决策内容和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部署,采取跟踪检查、督促催办等方式,确保决策的正确执行,并及时向自治州人民政府报告督查情况。
第二十四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有关重要决策的实施和完成情况,将纳入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作为奖惩的依据。
自治州人民政府建立决策及其执行效果的社会评价机制,听取社会各界对决策及其执行效果的评价,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决策及其执行应当自觉接受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自治州政协的民主监督,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二十六条 监察部门应当加强对决策执行机构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情况的监察。审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审计监督,对决策执行机构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作出处理。

第七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七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违反本规定,导致自治州人民政府决策失误的,依法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第二十八条 决策执行机构拒绝、拖延执行自治州人民政府决策,导致决策不能全面、及时、正确实施的,由上级行政机关、任免机关或者监察部门依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各县市人民政府、阿拉山口口岸管委会、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自治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应当参照本规定,制定各自的决策程序规定。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2009年 8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批转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请示的通知

国务院


国务院批转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请示的通知
国务院


国务院同意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的请示》,现转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又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规和本通知的要求,切实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建设与保护抢救工作的关系,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

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的请示(1993年6月10日)
1982年和1986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两批共62个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对促进文物古迹的保护抢救,制止“建设性破坏”,保护城市传统风貌等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除已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外,还有一些城市文物古迹十分丰富,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及革命纪念意义。为进一步保护好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从1991年起即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慎重提出第三批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推荐名单。对各地区提出的推荐名单,经有关城市规划、建筑、文物、考古、地理等专家,按照《国务院批转建设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文件关于审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则,进行反复酝酿,讨论审议,提出37个城市,建议作为
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附后),报请国务院审核批准并予以发布。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城市开发建设速度很快,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片面追求近期经济利益,在建设时违反城市规划和有关法规规定的倾向又有所抬头,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
久历史、灿烂文化及光荣革命传统,是我国宝贵的财富,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优势。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以及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二、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切实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工作。要加强文物古迹的管理,搞好修缮。文物古迹尚未定级的要抓紧定级,并明确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涉及文物古迹的地方进行建设和改造,要处理好与保护抢救的关系,建设项目要经
过充分论证,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建设部、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今后审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按照条件从严审批,严格控制新增的数量。对于不按规划和法规进行保护、失去历史文化名城条件的城市
,应撤销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称;对于确实符合条件的城市,也可增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近期内,各历史文化名城要对保护工作进行一次自查,重点检查文物古迹的保护、抢救情况,以及各项建设与改造是否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等,并将检查结果报建设部、国家文物局。
三、抓紧制订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办法,使保护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抓紧组织编制、修订和审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一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尚未报批的,应尽快报送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在1994年底前编制完成,并按规

定上报审批。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区域还要做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各项开发建设必须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规划确定的有关控制指标,必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和文物保护主管部门有责任检查督促保护规划的实施。有些文物古迹集中,并有反映某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体现民族地方特色的街
区、建筑群等的地方,虽未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这些地方的文物、街区、建筑群等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样具有珍贵的保护价值,各地要注意重点保护好它们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环境风貌。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一定的资金,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城市规划、文物保护等有关部门应给予积极支持。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关政策,动员社会力量,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

附件一: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个)

正定 邯郸 新绛 代县 祁县 哈尔滨
吉林 集安 衢州 临海 长汀 赣州
青岛 聊城 邹城 临淄 郑州 浚县
随州 钟祥 岳阳 肇庆 佛山 梅州
海康 柳州 琼山 乐山 都江堰 泸州
建水 巍山 江孜 咸阳 汉中 天水
同仁

附件二: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简介
正定 位于河北省西部。春秋时为鲜虞国都,战国为中山国东垣邑,秦置县,西晋至清末为郡、州、府、路治所。正定城始建于北周,现存的砖城为明代改建,城墙基本完整。隆兴寺、开元寺钟楼、凌霄塔、广惠寺华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邯郸 位于河北省南部。兴起于殷商后期,战国为赵都,秦为邯郸郡首府,魏晋至民国为县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新石器时代的磁山遗址、春秋战国时期的赵邯郸故城、魏晋时期的邺城遗址、南北朝时期的响堂山石窟等。
新绛 位于山西省南部。古名绛州,隋至清为州、府治。现存城墙筑于明代,城内分5个坊。有绛州大堂、龙兴寺、钟楼、鼓楼、乐楼等古建筑。建于隋代的绛守居园池,是国内现存唯一的隋唐园林遗址。有薛家花园、陈家花园、乔家花园等私家园林。
代县 位于山西省北部。隋为代州,唐以后,曾为郡、州、县治。尚存西门瓮城及城墙,为明初扩修,长约千米,墙体基本完整。有边靖楼、阿育王塔、文庙、关帝庙、钟楼、将军庙等文物古迹。有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雁门关伏击战遗址。
祁县 位于山西省中部。北魏太和年间为县治。县城典型的明清格局基本完好。临街多为商号店铺建筑。有文庙、财神庙、乔家大院和镇河楼等文物古迹。现存民居院落近千处。
哈尔滨 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唐代为忽汗州辖区。18世纪在现市区位置始有村落。有极乐寺、文庙等多处文物古迹。1898年以后,曾被俄、日、美、英、法等列强占领。市内尚存许多当时建造的东正教学、天主教堂等欧式建筑和中央大街。
吉林 位于吉林省中部。清康熙年间筑吉林城,将军衙门迁此后,改名吉林乌拉。文物古迹有古城残垣、清代文庙、北山玉皇阁、坎离宫、观音古刹、龙潭山山城、临江摩崖石刻以及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活动的毓文中学等。
集安 位于吉林省南部。唐至辽代均为州治。古城由国内城与城北的丸都山故城组成。丸都山故城东部城墙保存完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有洞沟古墓群、霸王朝山城、长川壁画墓等。
衢州 位于浙江省西部。东汉始为县治,唐至清历为州、路、府治。现存的城墙为明代所建,保存有城门、城垣和钟楼。清代重建的孔氏家庙为全国两个孔氏家庙之一,庙内存有唐代吴道子绘“先圣遗像碑”、明代“孔氏家庙图”碑刻等珍贵文物。
临海 位于浙江省中部。三国时始为县始,此后为郡、州、路、府治。现存西南两面部分明代城墙及4个城门。有元代所建楼阁式千佛塔。有为纪念谭纶、戚继光驻扎临海抵御倭寇而建的表功碑。
长汀 位于福建省西部。西晋始置县,唐至清为州、郡、府、路治。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唐代、明代的城墙、城门,还有文庙、朱子祠等古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革命活动遗址有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福音医院、第四次反围剿紧急会议旧址、中央闽
粤赣省委旧址等,以及瞿秋白、何叔衡纪念碑。
赣州 位于江西省南部。汉高祖年间设赣县。东晋为郡治,隋唐为虞州治所,南宋改名赣州。现存宋代城墙,还有舍利塔、文庙等文物古迹。有王阳明讲学的新安书院、爱莲书院、濂溪书院和阳明书院,还有南市街、六合铺传统街区。宋代的通天岩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明代中叶为防止倭寇侵袭,设浮山防御千户所。鸦片战争后,设总镇衙门。1897年后,曾被德、日、美列强先后占领。现存原提督公署、官邸和原警察署等大量欧式、日式建筑。
聊城 位于山东省西部。古为齐国城邑。宋熙宁年间建土城,明清为东昌府治。城中央的光岳楼和城内的山陕会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北宋时建的13级铁塔,还有运河小码头、傅氏祠堂、范筑先纪念馆等文物古迹。
邹城 位于山东省南部。是孟子故乡。秦代始置驺县,北齐天保年间迁今址,唐代改“驺”为“邹”。孟庙及孟府和铁山、岗山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古建筑重兴塔、传统街道亚圣庙街和野店遗址、邾国故城、孟子林、葛山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
临淄 位于山东省中部。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于齐地建立齐国,都治营丘。后更名为临淄。西周、春秋、战国时,为齐国都城,西晋以后,为州、郡、县治。齐国故城、田齐王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临淄墓群、桐林田旺遗址等古遗址、古墓葬。
郑州 位于河南省中部。有多处新石器中晚期文化遗址。郑州商城遗址保存完整,有城墙、宫殿基址和各类手工作坊遗址。有我国最早利用煤炭作燃料的汉代冶铁遗址,还有城隍庙、清真寺和纪念1928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二七纪念塔、纪念堂等。
浚县 位于河南省北部。古称黎,西汉置黎阳县,宋改为浚州,明改州为县。县城始建于明代,现存部分城垣。城内有清代民居。有千佛寺和千佛寺石窟、天宁寺、大石佛、碧霞宫、恩荣坊等文物古迹。
随州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传说为炎帝神农的故里。西周时为随国都城,秦属南阳郡,唐以后为州治。现存有明代砖城遗迹。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多处。城西擂鼓墩古墓葬群中的曾候乙墓出土大量文物,其中有极其珍贵的编钟、编磬等古乐器。
钟祥 位于湖北省中部。古为郢,战国后期为楚国都城。三国时吴置牙门戍筑城,名为石城,西晋至明朝为郡、州、府治。现存部分石城遗址。城内有文风塔、元佑宫、阳春台和白雪楼等文物古迹。明显陵是嘉靖皇帝生父母的合葬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 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春秋时属楚,晋始建巴陵县,曾为郡、州、府、县治。为楚文化和百越文化交汇处。岳阳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岳州文庙、慈氏塔、鲁肃墓等文物古迹。
肇庆 位于广东省中部。古称端州,汉设县,隋置端州,宋始称肇庆。城墙保存完好。有崇禧塔、梅庵、西谯楼、叶挺独立团旧址、七星岩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有佛教禅宗六祖的遗迹,东、西清真寺等。
佛山 位于广东省南部。隋属南海县,唐代贞观年间因掘出3尊佛像而得名。有祖庙、孔庙、黄公祠等文物古迹,石湾有古窑址、名园群星草堂。
梅州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南齐中兴元年置程乡县,宋设梅州,为府治。有千佛塔、灵光寺等文物古迹。历史上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中心和文化中心。民居围龙屋富有特色。
海康 位于广东省南部。始建于战国,西汉始为县、郡、州、道、府治。有雷祖祠、三元塔、真武堂、新石器时代遗址、南朝至唐代窑址、汉代至元代古墓葬等文物古迹。许多清代民居保存完好。
柳州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汉元鼎年间置潭中县,唐贞观时称柳州,宋为州治,明、清为府治。有柳侯祠、东门城楼、清真寺等文物古迹。有白莲洞、鲤鱼嘴贝丘、蛮王城等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
琼山 位于海南省北部。秦始设县,唐至清为琼州府治。有五公祠、琼州文庙大成殿、琼台书院、邱浚故居等文物古迹。有冯白驹故居等近代革命历史遗迹。
乐山 位于四川省中南部。春秋时期为蜀王开明王国都,北周时称嘉州,此后为州、府治所。城垣依山临江而筑,城堤合一,临江部分尚存,有5个城门券。三龟九顶山上有宋末的城址和炮台。乐山大佛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凌云寺、乌尤寺、龙泓寺及唐塔、摩岩造像、汉代
崖墓等文物古迹。
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中部。秦李冰兴建都江堰,唐时在城北建玉垒关,晋置灌口,五代至元末时称灌州,明以后称灌县。有始建于五代的文庙,还有奎光塔、城隍庙及一些传统民居。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作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
庙和伏龙观。
泸州 位于四川省南部。西汉置江阳县,梁武帝大同年间改名泸州。有建于南宋的报恩塔,塔高33米。有“老泸州城”遗址,现存东城垣和东、西城门及炮台。还有奎星阁、忠山平远堂等文物古迹。
建水 位于云南省南部。县城为唐南诏时所筑。元初设建水千户,后改建水州。有建于元代的文庙、清代的双龙桥,还有燃灯寺、东林寺、玉皇阁、东城门朝阳楼、朱家花园、百岁楼等文物古迹。
巍山 位于云南省西部。汉代设县治,名邪龙县,唐以后多为县治。古城保持着明清时的棋盘式格局。有建于明代的北门古楼、清代文献楼。现存文庙、书院等文物古迹。城南巍宝山有众多道教古建筑。
江孜 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江孜宗是一组集军政职能于一体的宫堡式建筑。1904年,当地军民在此抗击过英国侵略军,宗山抗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居寺建于公元15世纪,聚萨迦、格鲁、布敦等各教派于一寺,在西藏佛教史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寺内的白居塔殿
堂内藏有大量佛像,称十万佛塔。
咸阳 位于陕西省中部。古为秦国都城。汉时先后为新城、渭城,唐置咸阳县。有周陵、秦咸阳城遗址、西汉诸陵及唐顺陵和昭陵、乾陵等9座唐代帝王陵,还有唐代昭仁寺、大佛寺、杨贵妃墓和明代佛铁塔等文物古迹。
汉中 位于陕西省南部。西周时称周南、南郑,战国时置汉中郡,宋嘉定年间筑兴元城。文物古迹有刘邦的汉台、饮马池、拜将台以及魏延墓、净明寺塔、武侯墓、武侯祠、张骞墓、张良墓等。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汉魏以来石刻极其珍贵,现移入博物
馆保存。
天水 位于甘肃省东部。春秋时设邦县,汉置天水郡。是“丝绸之路”南道要冲。文物古迹有明代四合院如南宅子、北宅子,有明代建伏羲庙、玉泉观。麦积山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祁山堡。
同仁 位于青海省东部。1929年设同仁县,1949年设隆务镇。隆务寺,初属萨迦派寺院,后改宗格鲁派,为藏汉结合式建筑。隆务镇老城区分上下街,有南北城门各一,街区风貌基本完整,还有二郎庙、清真寺等古建筑。



1994年1月4日